天津市产业创新发展合作大会在津成功举办
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天津讯(记者 于芳) 2025年10月30日,以“智能制造、电力电子及AI数字化赋能电动交通产业创新”为主题的天津市产业创新发展合作大会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成功举办。来自全国30余省市的300余家制造业企业、近600名国内外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智能工厂建设、电力电子技术创新及AI数字化生产等议题展开深度对接,共同探索电动交通产业升级路径。
三大平行专场精准对接产业链需求
大会设置三场专业化对接活动,覆盖电动交通全产业链关键环节。在电动交通行业智能生产解决方案合作对接会中,29家装备制造商与主机厂围绕生产线自动化改造、质量管控系统升级等需求展开洽谈,天津中车唐车轨道车辆、爱玛科技等企业现场发布智能产线改造需求。
电力电子赋能电动交通产业创新合作对接会聚焦电池管理系统、电驱系统等核心技术,飞腾信息、天津普林电路等企业与储能企业达成12项初步合作意向。AI数字化生产+增材制造合作对接会则展示了3D打印技术在轻量化部件制造中的突破,天津镭明激光科技现场演示金属增材制造工艺,与多家整车厂达成零部件配套合作意向。
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双轮驱动
会议期间,天津大学发布的“工业智能化信创平台”引发关注。该平台基于信创底座开发,通过引入大模型技术实现智能感知与数字孪生制造,可应用于离散制造、流程制造等领域,为电动交通产业提供自主可控的底层技术支撑。
国家电网展示的“天枢”AI巡检机器狗和南方电网的“大瓦特”具身操作机器人,则体现了电力系统智能化运维的最新成果,其搭载的自主巡检算法可提升输电线路故障识别准确率至98%。
政企协同构建创新生态圈
天津市贸促会会长唐小文表示,本次活动通过“市级赋能+区级贯通”模式,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与资本链深度融合。德国法兰克福展览集团首次与天津合作举办产业大会,其董事长李庆新指出,天津在汽车制造、轨道交通等领域的产业集群优势显著,未来将依托法兰克福展览资源,搭建常态化技术对接平台。会议期间还发布了《2025天津电动交通产业创新白皮书》,提出建设“京津冀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走廊”等10项协同发展计划。
据悉,作为我国先进制造业重镇,天津已形成从动力电池、整车制造到充电设施的完整产业链。本次大会通过38场技术研讨与162项合作签约,推动西门子、三菱电机等国际企业与本土企业共建创新联合体,为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推薦
-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