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区作家协会“文心芙蓉·芙蓉花下好读书”主题阅读活动圆满落幕
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通讯员 郭雅洁 记者 刘晓东)湖南消息:在第 30 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芙蓉区作家协会精心策划的“文心芙蓉·芙蓉花下好读书”主题阅读活动于湖南省圆点美术馆成功举办,为星城长沙的文学爱好者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
活动以“春潮”三部曲的形式展开,首章《诗韵春声》环节精彩纷呈。
章仙踪携原创诗作《炭河里的那场流星雨》率先登场,其抑扬顿挫的吟诵让青铜时代的文明星火仿佛在众人眼前苏醒。赵静以《天空》《四月》两首诗作清吟,将山水灵气注入现代诗行,令人心旷神怡。何鸽鸿演绎的《春竹》生动地展现出新笋破土的脆响,叩击着在场听众的心灵。刘铭芳温婉的《亲爱的你》则为诗章落下缠绵的韵脚,余音绕梁。
在“书卷春晖”分享单元,十余位作家纷纷捧出思想珍馐。
郭雅洁分享了她的三部长篇小说《宝玉记》《梁山群英会》《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创作心得,与听众一同探讨文学创作背后的思考与感悟。江艳军对尹红芳老师的红色经典长篇报告文学《杜鹃红:乡村振兴中一百个红军后代的故事》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这部作品不仅是对红军后代的生动写照,更是一部记录乡村振兴伟大征程的鲜活史诗。”李旭云分享了她的“第八届湖南艺术节优秀文艺评论作品”《老戏新排辟蹊径 锦上添花放异彩——评湘剧<明镜>》,从专业角度剖析了湘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贺小金分享的《童眸》曾荣获 2017 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年度图书(文字)奖,其作品的魅力与价值在分享中得以彰显。陈宝琼老师分享《李清照传记》,以诗词为镜,映照出李清照的一生以及宋朝大时代的风云变幻。柳建球分享了自己多年前创作的长篇纪实作品《长沙城市记忆》,让历史的光辉与现实的光彩在生动感人的文字间悄然流淌。秦艳作为《让生命合格》一书作者的爱人,亲历见证并分享了做教育守望者的点滴故事。教育人胡蓉分享了《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的读后感,引发了大家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龚建辉不仅热爱文学,亦热衷体育事业,近年出版诸多接地气、高品质的诗作,他深情地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心得。当教育守望者与体育追梦人的故事交织,思想碰撞的星火照亮了春日的午后。此外,作家邓福君、丁德明、欧志伟、陈宝琼、王战崎亦进行了深情分享,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
读书会活动接近尾声时,芙蓉区作协副主席赵静对本次读书会进行了精彩点评。她指出,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好作品必须扎根基层,关心民间疾苦,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服务大众。
( 芙蓉区作协主席 尹红芳)
芙蓉区作协主席尹红芳总结道:“我们的阅读分享,不仅是致敬经典,也在提醒我们写作者肩负的‘以笔为镜’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要坚守文学的本真——用真诚的书写,为时代镌刻有温度的文本见证。愿我们永远以赤子之心拥抱书籍,以敬畏之心对待文字,让芙蓉区的文学之光,照亮更多人的精神原野。”
暮色渐染浏阳河,主持人张腻宣布活动圆满结束。圆点美术馆的落地窗前,言谈间的温情惬意仍在玻璃幕墙上流淌。这场持续三个小时的文化雅集,不仅延续了“开卷有益”的古老传统,更以创新形式为大众阅读注入了鲜活注脚。正如展厅里旋转的圆点艺术装置,当文字遇见匠心,静止的书页便焕发出永恒转动的生命力。
推薦
-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