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四川非遗大讲堂第五期成功举办時間:2025-10-20 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四川讯(记者 徐雨珂):由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馆)与四川知识分子联谊会联合主办的“2025四川非遗大讲堂(第五期)”于10月17日在新华文轩国际会议中心圆满落幕。本期活动以“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推进中国特色非遗保护制度建设”为主题,特邀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党委书记王晨阳作专题讲座,来自全省非遗工作者、传承人、高校专家及企业代表等200余人参会。 王晨阳在讲座中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非遗保护的引领作用,梳理了中国非遗保护制度的发展历程。他指出,自2004年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我国已逐步建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为核心的法律框架,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系统性保护体系。截至2025年,我国已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达3997名,非遗保护水平持续提升。 在实践成果方面,王晨阳结合四川本土案例,强调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的路径。例如,通过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推动非遗产品市场化,依托非遗工坊带动就业增收;在数字化领域,探索非遗知识图谱构建与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实现传统技艺的活态传承。他特别提到,非遗保护需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既要守护文化根脉,也要回应现代生活需求。 针对未来方向,王晨阳提出三点建议:加快修订《非遗法》以完善分级保护机制,深化国际交流构建中国非遗叙事体系,强化传承人培育提升传承能力。活动现场,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张珂表示,四川将持续推进非遗与文旅深度融合,打造“天府非遗”品牌,为文化强省建设注入新动能。 本期大讲堂由省委统战部、省民族宗教委、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通过政策解读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为全省非遗工作者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启示。参会代表纷纷表示,将立足岗位探索非遗保护创新模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