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 产品
  • 视频
搜索
首页 >> 非遗文化 >>非遗文化 >> 鲁山花瓷(段店窑)奇瓷"花瓷腰鼓古乐器,钧瓷之源、汝瓷之母、官瓷之祖"
詳細內容

鲁山花瓷(段店窑)奇瓷"花瓷腰鼓古乐器,钧瓷之源、汝瓷之母、官瓷之祖"

時間:2025-08-19     作者:张峰聚 张国强 李姗珊【原創】   閱讀

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记者  张峰聚 张国强  通讯员 李姗珊)河南消息:中州大地平顶山市鲁山段店窑的陶瓷历史源远,段店窑瓷遗址规模宏大,总面积77万平方米,挖掘出古老名瓷1600多件,陶花瓷花色具全美艳亮丽,中州大地鲁山花瓷(段店窑)“花瓷腰鼓”"花瓷球”鲁山花瓷让他处窑瓷赞叹不如。被称为“钧瓷之源,汝瓷之母,官瓷之祖”,是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窑口。


中国瓷器,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承载着千年历史与文化。在众多窑口中,河南鲁山段店窑花瓷以其独特的工艺与美学价值,被誉为“汝钧瓷之祖”,在瓷器发展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其精湛技艺与艺术魅力,不仅彰显了古代匠人的智慧,更对中国陶瓷工艺的演进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历史背景:千年窑火,盛世瑰宝


鲁山段店窑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梁洼镇段店村,背靠群山,依水而建。此地瓷土资源丰富,煤田与河流环绕,为瓷器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段店窑的历史可追溯至隋唐,兴盛于宋金,衰落于元末,跨越四代,绵延近八百年。


唐代南卓《羯鼓录》中记载:“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鲁山花瓷”,印证了其作为皇家贡瓷的尊贵地位。唐玄宗时期,鲁山花瓷更是成为宫廷御用之器,与帝王雅乐相伴,名扬天下。相传,唐玄宗曾将段店窑花瓷腰鼓用于宫廷乐舞,其釉色流转之美与鼓声交织,被赞为“九天仙乐,人间瑰宝”。宋代文人亦对其推崇备至,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载:“鲁山花瓷,色如云霞,非他窑可比。”

 

 23.jpg


 25.jpg


二、工艺精髓:复色釉变,匠心独运


鲁山花瓷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开创性的复色釉装饰技术。工匠们采用两次施釉工艺:首次施以黑釉为底,再点涂白、蓝釉料,经1300℃高温烧制,形成黑地乳白蓝斑的窑变效果。釉层厚度达0.2-0.5毫米,胎体质地致密,含铁量高呈灰白色。制作工艺繁复,涵盖采矿选土、制坯、雕饰、施釉等数十道工序。其中,选土尤为讲究,需采自鲁山特有的“五花土”,经反复淘洗、沉淀,方能确保胎体细腻。施釉时,匠人需凭借经验控制釉料流动,在窑火中形成自然流淌的纹路,每一件作品皆独一无二。


典型器型包括拍鼓、罐、瓶、执壶等,其中花瓷腰鼓尤为精妙。故宫博物院藏唐代花瓷腰鼓残片,长59厘米,其纹饰自然生动,如云似浪,彰显了唐代制瓷工艺的巅峰水平。此外,考古学家在段店窑遗址发现大量窑具与模具,其中刻有“官”字铭文的匣钵,进一步证实了其为官方指定贡瓷窑的身份。

 

11.jpg


12.jpg


18.jpg


三、文化影响:南青北白中原花,汝钧之源


段店窑的兴起,开创了“南青北白中原花”的瓷器格局,打破了南北方瓷艺的单一风格。其窑变技术对钧瓷乳浊釉的形成产生了关键影响,为宋代汝瓷、钧瓷的诞生奠定了技术基础。考古发现表明,段店窑遗址文化层厚达2-6米,出土文物1600余件,包括唐三彩、黑釉花瓷等,印证其生产规模之宏大。


更为重要的是,段店窑的工匠们创造性地将铜、铁等金属元素融入釉料,通过窑变形成蓝、绿、紫等多色交融的效果,这种技术突破直接启发了钧窑“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工艺革命。宋代钧瓷的“蚯蚓走泥纹”与段店窑的釉料流动技法一脉相承,形成了中国陶瓷史上“窑变美学”的里程碑。


此外,段店窑的瓷器通过丝绸之路远销西域,在波斯、阿拉伯地区备受推崇。2018年,遗址东侧发现的陶瓷球群更证实此地为古代捶丸运动(古代高尔夫)的发源地,展现了陶瓷工艺与体育文化的奇妙联结,印证了其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的多元价值。

 

24.jpg


16.jpg


13.jpg


四、艺术价值:一器三色,美学典范


鲁山花瓷的艺术魅力,在于其“一器三色”的审美突破。黑釉底上,乳白与蓝斑交织,或如流云,或似浪涛,自然天成,体现了唐代“写意成趣”的美学追求。这种艺术风格不仅满足了统治者的审美需求,更推动了瓷器从实用器向艺术品的升华。唐代诗人卢纶曾以“墨池翻雪浪,玄夜吐星芒”的诗句,描绘花瓷釉色之美。


其影响延续至今:瑞士玫茵堂藏花釉罐、平顶山博物馆藏三彩孩儿枕等馆藏珍品,无不展现段店窑的卓越工艺。2024年段店窑遗珍展展出全球4国20件代表性藏品,包括一件高逾70厘米的唐代花瓷大罐,其釉色如星河璀璨,令国际学者惊叹。现代陶瓷艺术家亦从段店窑汲取灵感,创作出融合传统窑变与现代造型的新作,在威尼斯双年展等国际舞台上绽放异彩。

 

15.jpg


14.jpg


五、传承与创新:非遗新生,薪火永续


尽管技艺曾因历史动荡而失传,当代匠人通过不懈努力,使鲁山花瓷重焕生机。2013年,鲁山花瓷技艺入选平顶山市非遗名录;2021年列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梅国建、袁留福等深耕传统工艺,创新现代产品,作品屡获国际大奖,并被法国、韩国等地艺术机构收藏。其中,梅国建复原的“唐代花瓷十二生肖尊”在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展出,引发国际陶瓷界的高度关注。


鲁山县更获“中华名窑花瓷之乡”称号,推动文旅融合,建成段店窑文化遗址公园与非遗工坊,游客可亲手体验制瓷工艺。当地学校开设花瓷技艺课程,培养年轻传承人。每年举办的“鲁山花瓷文化节”吸引数万游客,让千年窑火融入现代生活。

 

17.jpg


20.jpg


21.jpg


22.jpg


瓷韵千年,辉映未来


鲁山段店窑花瓷,以其首创的复色釉工艺、独特的艺术美学与深远的历史影响,成为中国陶瓷史上的里程碑。它不仅是汝钧瓷的源头,更是中华匠人精神的象征。从宫廷御用到丝绸之路的贸易瑰宝,从技术突破到美学革命,段店窑的每一片釉色都凝结着古代文明的智慧。


如今,在非遗保护与创新的浪潮中,段店窑的技艺与文化正焕发新生,继续向世界讲述着东方瓷器的传奇。



11
更多
免责申明

       免责申明

      1、中国摄影艺术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登记证号码:66005208-000-04-22-0   中国摄影家国际联合会登记证号码:66005208-002-04-22-2   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登记证号码:66005208-001-04-22-1 

       2、本站是由中国摄影艺术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摄影家国际联合会 、 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主办 。本站所刊登信息,不代表中国摄影家国际联合会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勿经书面授权,本站所刊登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法律依据,确切内容以正式文件及实际业务为准2022 中国摄影家国际联合会官方 版权所有。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 邮箱:zgsyxwtxs@163.com),以便及时删除。

网站发布文章管理及规定




城市選擇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东:
山西:
陕西:
甘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青海:
西藏自治区:
四川:
河南:
江苏:
安徽:
湖北:
重庆:
贵州:
湖南:
江西:
上海:
浙江:
福建:
云南: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东:
海南:
黑龙江:
吉林:
辽宁省:
内蒙古自治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台湾省:
技術支持: 淘福 | 管理登陸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