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天,这里非遗“浓度”拉满!時間:2025-10-09 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记者 徐雨珂)四川消息:国庆中秋“撞档”,八天超长假期里,四川把非遗写进“团圆”与“爱国”的双重叙事——从成都街头的“非遗巴士”到芦山1800年的“八月彩楼会”,从达州巴渠河川剧到绵阳李白故里的万人诵月,全川共推出1300余场非遗主题活动,吸引游客近50万人次,非遗“浓度”直接拉满。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移动的非遗剧场:成都开出全国首辆“非遗巴士”
10月1—7日,一辆印着“锦绣天府”字样的双层巴士在成都最热闹的中轴线上循环发车。车厢里,四川清音、竹琴、金钱板、快板书轮番登场,乘客边品茶边赏戏,窗外掠过IFS、宽窄巷子、人民公园等地标。成都市非遗保护中心介绍,这条“移动剧场”线路每天发车12趟,单程客座率98%,相关短视频全网播放量破2亿次,被网民称为“把城市开成了戏台”。
1800年古俗焕新:芦山“八月彩楼会”登上热搜
中秋夜,雅安芦山县城灯火通明,“八月彩楼会”在鼓乐声中启幕。巡游队伍抬着8米高彩楼,再现姜维守蜀、穆桂英挂帅等英雄故事,穿插龙灯、牛儿灯、芦山花灯,一路行至新打造的“月光集市”。现场既有非遗传承人秀绝活儿,也设置剧本游、汉服打卡、国风蹦迪等“潮玩法”,#芦山彩楼会穿越感#话题阅读量24小时内破1.3亿,带动当地酒店入住率同比增长210%。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巴风賨韵:达州送出“非遗大礼包”
假期里,达州以“巴风賨韵·安逸达州”为主线,推出川渝非遗交流展演、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赛歌会、三汇彩亭巡游等30余场活动。在巴山大峡谷景区,游客可凭门票免费体验国家级非遗“川东薅草锣鼓”,跟着鼓点学薅草号子;在宣汉县,土家余门拳传承人现场拆招,游客“跟师习武”15分钟即学会一套“五步拳”。据统计,达州假期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8.6%,其中35%游客把“非遗体验”列为来达首要理由。
李白故里万人诵月:诗词+科技点亮“天府秋”
10月5日晚,绵阳江油青莲镇太白碑林,万人赏月诵中秋集中展演在月光和灯光中开启。舞台以李白“诗中月”为意象,用无人机拼出“举杯邀明月”巨幅诗句,全息投影再现“青莲居士”举杯形象。现场71个非遗展位同步开市,德阳竹编、凉山彝绣、江油草编等销售额突破380万元。江油市文广旅局表示,假期全市共接待游客92.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和32%。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非遗购物节:把“巴山蜀水”带回家
10月1—6日,“锦绣天府·焕新非遗”2025四川非遗购物节在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举行。线下20余位传承人、800余种非遗产品集中展销,线上通过抖音、微博、小红书等平台发放500万元“非遗消费券”。蜀锦、蜀绣、荥经砂器、青神竹编、彭州白瓷等爆款销售额达320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5%。四川省文旅厅数据显示,假期全省A级景区累计接待游客625.72万人次,门票收入6491.7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4.68%和16.95%,其中非遗主题景区贡献率超过30%。
超长假期收官,四川以“非遗+城市”“非遗+科技”“非遗+消费”的组合拳,让传统技艺在烟火气里“活”起来,在Z世代的镜头里“火”起来。正如四川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所言:“非遗不是橱窗里的标本,而是生活里的温度。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推动非遗与商业、旅游、科技深度融合,让四川成为‘常来常新’的非遗体验目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