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说“ 上班就头疼 ”?这病能治時間:2025-07-11 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记者 曾一鸣 近日,河北秦皇岛某二甲医院开设的“不爱上班门诊”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此前,该医院已经开设了“不爱上学门诊”,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了专业支持。此次“不爱上班门诊”的设立,更是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职场人群。记者7月11日走进这家医院,探寻“不爱上班门诊”的背后故事。
现场直击:患者与医生的“心理对话”
上午9点,记者来到这家二甲医院的“不爱上班门诊”。候诊区已经有不少患者在等待就诊。与普通门诊的紧张气氛不同,这里显得格外安静,仿佛有一种特殊的“心理气场”。
在候诊区,记者遇到了30岁的李女士。她是一名企业职员,最近因为工作压力大,经常失眠、焦虑,甚至对上班产生了抵触情绪。李女士告诉记者:“我之前一直觉得自己可能是心理出了问题,但又不好意思去挂心理科。看到这个‘不爱上班门诊’,我觉得这个名字很贴近我的感受,所以就过来看看。”
在诊室里,记者透过玻璃窗看到,一位医生正在和患者进行交流。医生耐心地询问患者的工作情况、压力来源以及情绪状态,患者则认真地回答。整个过程更像是朋友之间的对话,而非传统的医患问诊。
医生视角:职场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不爱上班门诊”的岳医生向记者介绍,该门诊的设立是基于对职场人群心理健康的长期关注。岳医生说:“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很多职场人士因为工作压力、职业倦怠、人际关系等问题,对上班产生了抵触情绪。这种情绪如果不加以疏导,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岳医生表示,“不爱上班门诊”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心理安慰所,而是一个专业的诊疗平台。医生会通过详细的问诊、心理量表测试以及必要的身体检查,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些方案可能包括心理疏导、药物治疗、行为疗法等。
“我们的目标是帮助患者重新找回对工作的热情,缓解心理压力,而不是让他们逃避工作。”岳医生强调。
患者心声:从“抵触”到“接纳”
在采访中,记者遇到了一位刚刚结束诊疗的患者张先生。他是一名程序员,因为长期加班和高强度的工作,对上班产生了严重的抵触情绪。张先生说:“我之前一直觉得自己很失败,为什么别人能正常上班,我就做不到。今天来就诊后,医生告诉我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让我不要过于自责。”
张先生表示,医生的诊断让他感到被理解和接纳。通过这次诊疗,他不仅了解了自己的心理状态,还学会了如何缓解压力。“我觉得这个门诊真的很有帮助,希望更多的人能关注到职场心理健康问题。”
社会反响:从调侃到认可
“不爱上班门诊”的开设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在社交媒体上,有人调侃说:“这个门诊是不是应该改成‘不想上班门诊’?”但更多的人表示认可和支持。
一位心理咨询师告诉记者:“职场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一个被忽视的领域。这个门诊的开设,不仅为患者提供了一个专业的诊疗平台,也为社会关注职场心理健康问题树立了一个良好的示范。”
医院的未来规划:从“不爱上班”到“健康生活”
采访中,医院负责人李主任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不爱上班门诊”是该医院在心理健康服务领域的一次创新尝试。未来,医院将继续完善该门诊的服务内容,加强与社区、企业和学校的合作,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门诊,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职场心理健康问题,帮助患者重新找回对工作的热情和对生活的热爱。”李主任说。
“ ‘不爱上班门诊‘ 的开设,不仅仅是为职场人群提供了一个倾诉和治疗的平台,更是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的体现。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职场压力无处不在,但通过专业的心理支持和治疗,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些压力,重新找回对工作的热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河北省知名心理学家刘卉兰如是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