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前三季度新设机构27.81万户時間:2025-10-27 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北京讯(记者 李伟)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今日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北京市新设机构数量达27.81万户,同比增长21%,延续上半年强劲增长势头,呈现“量质齐升”态势。中心城区与平原新城协同发力,数字经济、智慧养老、文化产业等重点领域动能强劲,为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从区域分布看,中心城区(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新设机构11.52万户,同比增长42.42%,占全市总量41.43%,增速领跑全市;平原新城(房山、顺义、昌平、大兴及经开区)新设机构10.79万户,同比增长34.12%,占比38.8%。两大区域通过产业协同与政策创新,形成“城区引领+新城承接”的发展格局。 数字经济成为核心增长极,前三季度新设数字经济相关机构1.81万户,同比增长46.97%。其中,数字技术应用业贡献超六成增量,软件开发业增速达135.28%,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23.14%,合计拉动数字经济增量61.92%。平原新城依托产业空间优势,吸引数字经济机构7500余户(占全市41.76%),中心城区则聚焦高端创新,数字要素驱动业新设机构同比增长88.4%,互联网平台、数字内容等领域表现突出。 智慧养老产业增速领跑,前三季度新设机构13.86万户,同比增长30.54%,其中养老科技与智慧养老服务类机构达9.51万户(同比增47%),智慧养老细分领域增速高达70.87%。中心城区依托医疗资源集聚优势,贡献全市40%以上养老机构增量;平原新城通过政策扶持吸引企业落地,形成“城区技术研发+新城场景应用”的产业链分工。 文化产业稳步回暖,新设机构3.36万户,同比增长17.57%。内容创作生产类机构主导增长,新增2.35万户(同比增19.42%),文化投资运营类增速达111.3%,文旅融合基金与演艺平台带动效应显著。中心城区文化类机构占比46.35%,平原新城则以影视制作、数字文创为特色,占比33.89%。 政策层面,北京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出AI智能登记服务“市监小e”,实现7×24小时在线咨询,累计服务超36.5万次;外资企业开办周期压缩至最快1天,前三季度新增外资企业3505户(同比增13.03%)。电子营业执照应用覆盖全市87.9%存续主体,累计使用超2.4亿次,政务服务效率显著提升。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深化“一标四维”登记试点,强化科技赋能与区域协同,推动新设机构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更强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