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点赞“卷尺哥”

作者: 林风 【 轉載 】 2025-10-24

标题:人民热评:珍惜“卷尺”量出的治理启示


近日,深圳热心市民“卷尺哥”火了。


据报道,从2023年3月起,这名男子就带着一把卷尺,穿梭在深圳的大街小巷,专门给公共设施“找茬”。令人颇感意外的是,“卷尺哥”所到之处、所指之弊,每个问题几乎都被有关部门“秒整改”。公众在为其送上“多管局局长”称号、感慨“深圳速度”的同时,也呼吁“卷尺哥”到全国各地巡检。


随时可能砸到人的“危墙”、设计不合理的斜坡、不合理的灯杆标语、路边挡道的绿植、有安全隐患的井盖……这些问题看起来普遍偏小,但却真真实实是一座超大城市运转的“零部件”,也是每一位市民出行、休闲可知可感的民生细节痛点。


能不能解决、谁来解决、何时解决、怎么解决,既关乎市民的切身获得感,也关乎城市治理的精细化和高质量水平。“卷尺哥”之所以爆火,在于他本人热心热情,真心真意用一把卷尺,当起城市公共设施的“质检员”、公共服务的“吹哨者”。


公共设施的瑕疵一旦被检出,考验的是公共服务响应的质量和效率。但过去,在一些地方,对于市民反映的问题、表达的诉求,相关责任部门要么只是记录了事,要么整改行动迟缓。更有甚者,为了一味提升所谓办结率、考核满意度而应付整改,修复的“瑕疵”不久之后,又涛声依旧。据不完全统计,“卷尺哥”反馈的市政问题,平均在3天内就能得到有效处理,有的甚至当天就能解决。这其实是深圳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成色的一个生动注脚。据报道,2023年至今,市民通过“深圳-民意速办”平台提出的城市治理点子超29万条,精准捕捉并解决了许多市民反映的重点难点问题。这背后所支撑的,是一套常态化的、高效运转的平台和协同协作的闭环机制。


12.jpg

资料图片


“卷尺哥”真量,相关部门真管。不仅要时效上高效地管,还要有责任、有质量地管。今年7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创新城市治理的理念、模式、手段,用好市民服务热线等机制,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圳相关部门和“卷尺哥”的良性互动,彰显出城市治理精细化、高质量的一个密码——任何时候,不能把市民反映的诉求视为“找茬”,而要在民意诉求和公共服务之间,搭建起及时、高效、负责的良性共振机制。


一方面,认真记录、科学分配,优化提升公共服务的效率;另一方面,积累经验,开拓思路,化被动式整改修补为主动的预防。这对于不少地方的相关部门、城市管理者来说,是一个宝贵的城市治理启示。


瑕疵不“测量”,不代表不存在。“卷尺哥”的卷尺,测量的既是公共设施的问题,也是城市治理、政务服务的准度、力度和精度。


阅读

推薦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

取消
技術支持: 淘福
  • 首页
  • 手机版
  • 电脑版
  •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