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这样安慰别人,真的高情商!
生活中,你是不是遇到过这种情况:
明明心里有很多话,却不知该怎么开口。明明在安慰朋友,最终却伤害了他。
面对他人的痛苦,好心安慰却适得其反。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学习,在安慰中获取前进的力量。
1、学会安慰,先从共情自己开始
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他人处境艰难时,心里想着该如何帮助他。但事实是,这个念头很快在大脑里一闪而过。
很多时候,并非是对他人的伤痛无感,而是不知道如何表达善意和关心。不会共情,担心会弄巧成拙,反而触到他人的痛点。但如果选择什么都不说,那显然太过于无情。那么,究竟是什么阻碍了我们表达共情?
第一,害怕做错事,由此会毁掉一段关系。
第二,害怕说错话,让对方感觉更糟糕。
第三,害怕自己没时间,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帮助对方。
其实,每个人都有过无法与他人建立共情的时候,当我们的关心被忽视,善意被误解,就容易产生受挫,从而会变得麻木,甚至选择逃避。还因此怀疑自己,觉得是自己不够好。
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该怎样面对失望,或让他人失望的处境。这样,并不代表我们不能共情他人。
所以,请相信自己,只要敢于尝试,你是有能力给予他人最好的安慰。
2、建立信任,是安慰他人的核心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也许会变得越来越平庸。但最终留下来的,是我们在人生低谷时,遇到的温暖和鼓励。
书中讲到这样一个案例。
曾有人问纽约市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被公司辞退的经历。市长笑着说,自己只记得离开时,关心和帮助他的人。而那些向他道贺升职的人,却早已被遗忘。正因为这段经历,市长会主动去问候那些被辞退的同事,了解他们的难处,从而帮助更多人脱离困境。
在某种程度上,所有的困境都掺杂着羞耻感,恐惧和痛苦。在这种时候,我们不需要任何人来侃侃而谈,或者讲些无关痛痒的话。困境中的人们,最需要的是付出背后的善意。
因为身处艰难中的人,真正需要的并不是娴熟的技巧,而是安慰对方的姿态。
比如,给对方一个拥抱,请他看电影,或者邀请他一起运动。
当你意识到深度的信任才是安慰的关键,你就能帮助到对方,由此你的人生也会不断被正面强化。
3、与处在困境中的人交谈
最好的方式是倾听
如果去问那些处在困境中的人,他们最需要什么?
他们肯定会说,不加评判的倾听他们的经历。不止如此,倾听也会帮助他们在讲述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自己。
其实,听要比我们说更容易。但是,倾听最大的挑战,就是学会闭嘴。
有时候,安静带来的体验,也是非常深刻和奇妙的,这能促进真诚沟通的氛围。在交谈中保持安静,让对方讲完,是对他最好的安慰,这能鼓励他敞开心扉,从而调节他的心态。
在倾听中,大部分的时间其实都是在安静中度过,偶尔说几句鼓励对方的话语。当对方停顿时,你要等待三秒之后再开口。
通常,这三秒是给对方的时间,让他在沉默一会儿之后,再继续述说。如果你太快开口,可能会打断他要表述的内容。
当你决定要在倾听上下功夫时,你会发现身边都是可以安慰的机会。
4、建议越多,伤害就越大
对于处在危机中的人,我们总会尝试的去安慰对方,但结果却搞砸了。因为,我们希望带走对方的痛苦,让他早点解脱。但那些没有意义的陈词滥调,给失败和挫折扣上了不切实际的积极。
当我们给困难贴上积极的标签时,通常会让对方觉得更糟糕,他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努力,才造成今天的局面。
但这不是真相,我们都知道,所谓的建议也许有帮助,但对于困境中的人们,那的确很烦人。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去解决问题,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你的朋友并不想听你的建议。
当一个人听了足够多的建议后,只会增加更多的烦恼。正所谓建议越多,伤害就越大。建议之所以让人抓狂,最大的问题在于这是主观认知,无法与他人建立联结。
作者在书里讲到一个案例。
一位女士得了口腔癌,她身边每个人都问她是否有抽烟的习惯,大家都认定是抽烟导致癌症。于是,她向作者抱怨,虽然自己一直都有抽烟的习惯。但问题是,这就意味着她活该得癌症吗?他人的安慰,似乎在告诉她“你得病是自找的”。这种冷漠的建议,将她彻底激怒。
其实,正确的方法应该先要从询问开始,然后倾听对方的讲述,在了解事实之后,你要这样对他说:“我很难过,这对你来说真是太艰难了。但我相信你已经尽力了,你做得特别好。”
正确的安慰,给艰难中的人们带来力量。你的支持,会成为彼此间联结的纽带。
因为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永远是自己。当有人向你诉说生活的艰难时,他并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做,而是此时的他无法面对困境。
比起建议,他更需要的是理解,安慰和陪伴。
请记住,不要贸然给建议,除非对方向你寻求建议。
人生中,谁都会遇上困难的时刻,谁都会遇上让人绝望的事情。
希望我们每个人,在这趟人生的旅程里,都能收获最真诚的关系,最温暖的陪伴,最长久的情感。
相信自己,你有能力向他人付出善意和关心。
推薦
-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