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身份证”正式启用,开启数字身份认证新时代

作者: 李伟 【 原創 】 2025-07-16

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记者  李伟)北京消息:2025年7月15日,我国“网络身份证”正式启用。这一创新举措标志着我国数字身份认证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为公民在网络空间的身份安全和便捷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网络身份证”是一种将传统身份证信息转化为加密虚拟凭证的机制,以网号、网证、网络身份应用标识为呈现方式。网号是与自然人身份信息一一对应的网络身份符号,由字母和数字组成,不含明文身份信息;网证则是承载网号及自然人非明文身份信息的网络身份认证凭证。用户可以通过“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申领网号和网证。成年人需通过支持NFC功能的手机下载该App,在App首页点击立即申请,选择证件类型,在手机NFC区域识读本人身份证核验身份信息后,进行本人人脸识别,设置关联手机号码和网络身份认证凭证口令,即可申领成功。不满十四周岁的自然人需由其父母或监护人代为申领;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需在父母或监护人的监护下申领。

 

目前,“网络身份证”已在部分互联网平台和政务服务、教育考试、文化旅游、医疗卫生、邮政寄递、交通出行等行业领域开展了试点应用。例如,微信/支付宝部分功能、12306购票、淘宝/京东注册、部分城市政务APP等已支持使用网号和网证。未来,其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宽,如医院挂号就诊、银行开卡开户等均可使用。

 

“网络身份证”的启用具有重要意义。它极大地降低了个人身份信息泄露风险。互联网平台接入公共服务后,用户选择使用网号、网证登记、核验真实身份信息并通过验证的,互联网平台不得要求用户另行提供明文身份信息。此外,网证采用国产加密算法保护,每次生成的动态二维码仅1分钟有效,即使手机丢失,未输入认证口令也无法登录使用。用户真实身份信息仅存储于国家认证的安全服务器,手机端不保留原始数据。

 

“网络身份证”的正式启用是我国数字身份认证领域的重要里程碑,为公民提供了更加安全、便捷的身份认证方式,也为数字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阅读

推薦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

取消
技術支持: 淘福
  • 首页
  • 手机版
  • 电脑版
  •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