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经济”在陕西兴起,成为年轻人新宠
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记者 周琦)陕西消息:近年来,一种以付费买陪伴为核心的“陪伴经济”迅速崛起,成为Z世代消费的新宠。在陕西,从医院陪诊到景点伴游,从情感倾诉到学习监督,各类陪伴服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年轻人正在用真金白银为“情绪价值”买单。
在西安,陪诊师李露每天的工作就是帮助客户就医,包括挂号排队、问诊协同、检查陪同等。她表示,如今找她陪诊的90后、00后占七成以上,且女性居多。除了一些基础的就医协助,陪诊师还要充当“心理疏导师”,为客户提供情感支持。目前,西安的陪诊师已有500多人,单次服务收费80-300元不等,其中25-30岁的年轻人占陪诊服务总人数的58%。
除了陪诊服务,陪拍服务也备受年轻人青睐。在西安大唐不夜城,陪拍师李昊通过专业的摄影设备和讲解,为游客提供拍照服务的同时,还分享当地的历史文化故事。他的4小时陪伴服务收费280元,许多外地游客通过他的镜头,不仅记录了美丽的瞬间,还获得了情感上的慰藉。
“陪伴经济”的兴起,反映了当代年轻人深层的社交缺失与情感代偿需求。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孤独经济白皮书》显示,2024年我国陪伴服务市场规模突破372亿元。业内人士分析,独居群体的扩大与老龄化加剧的社会现状催生了陪诊等服务需求,同时,超半数青年因“社会融入度低”“线下社交难”而购买陪伴服务。
然而,蓬勃发展的“陪伴经济”背后也存在隐忧。陪拍师盗用客户照片、陪逛中途加价、陪诊纠纷责任不明等问题频发。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心理治疗师陈亮指出,适当的陪伴服务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但如果过度依赖,可能会弱化共情力,反而加深现实社交中的疏离感。云德律师事务所律师强占慧也提醒,陪伴经济目前还处于法律灰色地带,存在合同纠纷、人身安全、隐私保护等多重法律风险。
尽管存在挑战,“陪伴经济”依然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潜力。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人们对情感支持需求的增加,这一领域有望在未来继续发展壮大,为更多人提供服务和就业机会。
推薦
-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