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算力指数全国第一,为什么是河北?
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记者 曾一鸣)河北消息:近年来,河北在算力领域异军突起,成为中国数字经济版图中的一匹黑马。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综合算力指数(2024年)》报告,河北的综合算力指数跃居全国第一,其中廊坊市和张家口市在城市算力分指数中包揽冠亚军。这一成就背后,是河北在政策布局、资源禀赋和产业生态等多方面的协同发力。
政策布局:前瞻规划与区域协同的胜利
河北的算力产业崛起,首先得益于其前瞻性的战略布局。早在2009年,当“大数据”概念尚未普及之际,廊坊便凭借毗邻北京的区位优势,率先规划建设大数据产业园(现为人工智能产业园),并开通项目“绿色通道”,携手润泽科技用188天建成创新应用中心。这种前瞻性布局,让河北在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提出前,就抢占了京津冀算力协同的高地。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进一步为河北注入了强大动能。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承载地,河北积极承接数据中心、算法研发等产业转移。2016年,张家口引入首家大数据企业后,迅速成长为国家级算力枢纽,如今投运服务器达172.24万台,并支撑了“双十一”千亿成交额、卡塔尔世界杯直播等全球级算力需求。
此外,河北还构建了“廊坊—张家口双核驱动、多点辐射”的算力网络,成为京津冀数字经济的“动力舱”。邢台目前已成功点亮2000P算力,并将于5月底再建成3000P算力,形成冀中南地区首个5000P算力群。
资源禀赋:得天独厚的自然与能源优势
河北的资源禀赋为算力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张家口市年均气温7℃,坝上地区低于2.6℃,空气湿度低、质量好,有利于算力基础设施自然冷却和延长使用寿命。同时,张家口属风光二类资源区,太阳能发电可开发量达3000万千瓦以上,风能资源可开发量达4000万千瓦以上,是全国唯一由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可再生能源示范区。
产业生态:从基础设施到创新应用的全方位发展
河北的算力产业不仅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还在产业生态构建上实现了突破。河北在用算力规模达35.2EFLOPS,算力分指数居全国第一。存力方面,河北存力分指数居全国第四,存储技术成熟度与产业链生态优势显著。运力虽排名第八,但河北凭借环京区位优势,构建了低延迟网络通道,高效承接京津冀数据洪流。
河北还积极推动算力与绿色能源的协同发展,全省平均PUE(数据中心平均电能利用效率)值约1.35,在全国PUE较优省份中排名第4。此外,河北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算力布局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优化多元算力布局、强化智能算力与绿电协同供给、深化行业大模型应用和跨区域合作,构建“绿色集约、自主可控、场景驱动”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未来展望:持续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尽管河北在算力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面临诸多挑战。未来,河北需要进一步推动电网升级与绿电消纳,应对算力扩张带来的电力压力。同时,河北还需通过政策引导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培育本地算力应用场景,如物流、制造业智能化等,以巩固其优势。
河北的综合算力指数登顶全国,绝非偶然。这是政策前瞻性与资源禀赋的化学反应,也是产业生态与区域协同的共生共赢。河北的实践证明,通过差异化竞争,可以在数字经济时代实现弯道超车,为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模式。
推薦
-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