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69家医疗机构开设减重门诊

作者: 陆冯谊 【 原創 】 2025-04-07

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记者 陆冯谊)四川消息:2025年4月7日,据成都市卫健委消息,目前成都市已有69家医疗机构开设了减重门诊。这些减重门诊通过科学评估、营养干预、运动指导和心理支持等综合手段,为肥胖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减重方案,帮助他们实现健康减重的目标。

 

多学科协作,提供个性化治疗

 

成都市多家医院推出了各具特色的诊疗服务模式。例如,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于4月1日正式开设肥胖诊疗中心,汇聚了来自临床营养、内分泌代谢、心血管、胃肠外科与消化内科等多个领域的权威专家,共同组成了“减重联盟”。该中心不仅提供国际领先的医疗设备,如人体成分分析仪和代谢功能评估系统,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包括营养调理、运动康复、心理疏导、药物干预与微创手术等在内的综合性治疗计划。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肥胖与代谢性疾病中心是国内减重领域的“领头羊”,年门诊量达2万人次,年减重代谢手术量近2000台次,连续三年减重手术量全国第一。该中心通过多学科协作,为患者提供从病因筛查到长期健康维护的全程管理服务。

 

中西医结合,特色疗法受青睐

 

除了传统的减重方法,一些医疗机构还结合中医特色,提供多样化的治疗方案。例如,成都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展特色中医调理,采用针刺、刮痧、艾灸等综合治疗,达到调理气血、瘦身减脂、强壮体质的目的。成都高新区的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利用针灸和埋线等中医疗法,助力居民实现单疗程最高减重30斤的佳绩。

 

科学减重,从认知到行动

 

随着“体重管理年”行动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关注科学减重。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空港医院)肥胖减重代谢门诊坐诊专家康欣主任医师强调,减重不只“减数字”,更要“加健康”。他建议,市民应树立正确的“体重观”,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来管理体重。

 

全民参与,健康减重成新风尚

 

在成都,“迈开腿”正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选择。清明节期间,记者走访成都多家健身房发现,有氧区、力量区人数众多,操课室也是座无虚席。乐刻健身武侯大悦城店健身房教练小江表示:“现在前来健身的市民越来越多,特别是大家不再只是偶尔来练一下,而是制定了长期计划,健康意识越来越强。”

 

成都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减重门诊的开设不仅为肥胖患者提供了专业的医疗支持,也推动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未来,成都市将继续加强减重门诊的建设,提升服务质量,为市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阅读

推薦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

取消
技術支持: 淘福
  • 首页
  • 手机版
  • 电脑版
  •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