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首款5G-A人形机器人“夸父”完成全运会火炬传递時間:2025-11-03 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深圳讯(记者 黄薇) 2025年11月2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火炬传递深圳站活动在市民中心启动。全球首款搭载5G-A技术的人形机器人“夸父”作为“0号火炬手”,独立完成第二棒与第三棒之间的百米火炬传递任务,成为本届全运会科技赋能体育的标志性事件。此次传递不仅展现了深圳在智能终端集成与场景创新方面的领先地位,更标志着我国在具身智能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图源:央视 “夸父”由深圳乐聚机器人公司研发,单臂持续负载1.6公斤火炬,在无技术人员陪跑的情况下,通过5G-A网络实现高清视频实时回传与云端指令传输,完成“起步、奔跑、交接”全流程动作。其运动控制算法突破传统步态限制,动态调整重心与姿态,即便在斜坡路段也能保持稳健步伐,动作拟人度接近真人火炬手。中国移动对沿线20余个基站进行系统优化,确保上行速率稳定在15-20Mbps,时延低于20毫秒,为机器人提供“零故障”通信保障。此次任务整合了通信、AI与机器人技术,华为提供全频段M-MIMO和新型天线材料方案,实现信号立体覆盖;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开发的“云端大脑”赋予机器人自主避障与路径规划能力。 深圳站火炬传递路线全长45公里,分为“改革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三段,从莲花山公园出发,途经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最终抵达大广海湾经济区。火炬手阵容涵盖奥运冠军刘虹、中学生代表及来自环卫、外卖、公交等行业的基层工作者,展现深圳作为创新之都的多元包容。第三棒火炬手中学生王裕宁表示:“与机器人交接火炬,仿佛触摸到未来。” 此次传递是粤港澳三地四城首次同步举行,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共设200棒火炬手,路线串联金融核心区、历史地标与科创园区。香港站火炬手黄镇廷乘船横渡维多利亚港完成传递;澳门站火炬途经大三巴牌坊,展现中西文化交融;广州站无人驾驶车辆完成火种转场,首次实现传统地标与现代场馆的时空对话。 “夸父”的亮相引发广泛关注。其研发团队透露,该机器人已参与全国两会采访、亚锦赛助威等场景,此次火炬传递是其首次长距离户外实战。未来计划将5G-A机器人应用于电网巡检、户外配送等场景,预计效率较人工提升80%以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评价称,“夸父”展现了深圳在人工智能与通信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 火炬传递结束后,四城火种于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融火仪式,为11月9日开幕式主火炬点燃奠定基础。深圳市委副书记孟凡利表示,此次活动是对“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果的生动展示,彰显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决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