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专家:台湾社会“畏战情绪”升高時間:2025-10-30 日前,亲绿的台湾《美丽岛电子报》公布了10月民调,称有53.2%的受访台湾民众不认同“为台湾牺牲生命”,对此,前陈水扁办公室主任陈淞山指出,台湾社会整体“畏战情绪”升高,“愿为台湾一战”的决心明显下滑,“避战求和”已成为台湾主流民意。 图为台湾街头。香港中通社资料图片 陈淞山29日在《美丽岛电子报》撰文指出,在两岸冲突与战争议题方面,有60%的人不同意“两岸会发生战争”的说法,只有31.4%的人表示同意,对比2021年4月的民调结果,不同意战争的比例从54.2%升至60%,显示多数台湾民众期盼两岸继续走向和平发展的道路,不愿意看到两岸走向兵戎相见的局面。 而在“为台湾牺牲生命”议题上,有53.2%的受访者不认同,40.8%受访者认同,陈淞山认为,这显示台湾多数人的战争决心有快速下滑的趋势,且呈现出“畏战多于反统”的心理变化。 根据《美丽岛电子报》民调,在“为台湾牺牲生命”的议题上,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时,民进党当局极力鼓吹“与乌克兰站在一起”,又炒作“抗中牌”,且在媒体各种造势下,台湾民众受到鼓动,愿意比例(48.9%)大于不愿意比例(44.8%);到了2023年,随着俄乌战事变化,又加上巴以冲突爆发,不愿意的比例升至49.8%,愿意的比例下降到44.6%;而到了2025年10月,不愿意的比例上升至53.2%,愿意的比例降至40.8%。 台前“立委”蔡正元表示,10月民调中认同“为台湾牺牲生命”的40.8%是民进党的基本盘,因为赖清德得票率就是4成多,不愿意的比例高达53.2%,也就是说很多非民进党支持者都不愿意打仗,包括民众党、国民党支持者都是如此。 蔡正元认为,这与大陆“九三阅兵”有关,全世界扎扎实实看到解放军强大的军事力量,再对照台湾的军力,以及美国阅兵的规模,一下子就拉开了差距,“愿意打,愿意牺牲生命也没用,剩下的人就叫做死鸭子嘴硬。” 而除了“不愿战”,“两岸交流”也是台湾民意所向。在“如何维护台湾安全、避免两岸战争”议题上,有高达58.3%的受访者支持“两岸恢复沟通以及放宽民间交流”,28.2%的受访者支持“台湾每年增加预算购买武器加强防务”,仅有3%支持“台湾全力配合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要求”。 陈淞山认为,多数台湾民众已不认为“多买武器”能保障安全,也不完全信任“倚美抗中”的策略,普遍对美国是否会出兵“援台”抱持怀疑与保留态度。他还直言,当美国总统特朗普把台积电逼向美国投资设厂,台湾人民还能够如何不“疑美”呢? 陈淞山还指出,台湾民意倾向避战的背后,除了台湾政界恶斗与社会撕裂外,国际局势、中美关系变化等因素也影响深远。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事件让台湾民众更加恐惧战争代价,又因“不知为谁而战”,“避战求和”便成为当前台湾主流民意。 台湾媒体人单厚之则直言,赖清德上任以来,民进党当局持续操作“抗中保台”,民调数据却显示赖清德目前的两岸、防务路线明显脱离台湾民意,而赖清德仍没有丝毫要改变的迹象,必然让台湾未来的政治充满更多变数和冲突因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