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务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服务消费新政,19条举措激活内需新动能時間:2025-09-16 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记者 李伟)北京消息:2025年9月16日,商务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九部门正式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围绕消费场景创新、供给质量提升、国际资源引入等关键领域提出五方面19条举措,旨在通过政策组合拳激活服务消费潜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全链条升级服务供给体系
新政明确提出构建“商旅文体健”深度融合的消费新场景,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合作,打造沉浸式演艺、低空飞行、冰雪运动等特色体验项目。在文化领域,将推动博物馆、非遗机构开发文创数字产品,鼓励文博场馆延长开放时间并推行免预约政策,通过“文化IP+商业空间”模式激活夜间经济。体育消费方面,计划引进国际顶级赛事IP,支持地方举办大众性体育赛事,联动文旅资源开展“跟着赛事去旅行”系列活动。
数字化赋能消费提质增效
针对服务消费数字化趋势,新政要求电商平台创新“线上下单+线下体验”融合模式,推广“人工智能+消费”应用场景,开发个性化服务推荐系统。同时,加快家政、养老等领域数字化转型,依托“家政信用查”平台实现服务人员技能等级、信用评价全流程可追溯,计划年内完成200万人次免费技能培训。在医疗健康领域,放宽中高端医疗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建设智慧康养社区,试点“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
财政金融政策协同发力
为保障政策落地,新政设立专项支持资金池,统筹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渠道,重点投向文旅体设施、社区嵌入式服务等民生领域。金融监管部门引导银行机构创新“服务消费贷”产品,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最高50%贴息支持,并试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数据显示,2020-2024年我国服务消费年均增速达9.6%,新政预计将带动万亿级市场规模扩容。
制度创新破除消费壁垒
新政在制度层面实现多项突破:有序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为外籍人士签发5年多次签证;推动电信、教育等领域外资准入试点,允许外资在自贸区独资运营高端养老机构;建立服务质量“红黑榜”制度,对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行为实施联合惩戒。在长三角、大湾区试点“服务消费券”跨城通用,通过财政补贴、平台让利、企业折扣三重叠加,预计惠及超2亿消费者。
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表示,此次政策创新性提出“服务消费季”年度品牌活动,计划从9月起在全国开展160余项促消费行动,涵盖美食节、电竞嘉年华、非遗市集等载体,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全民共享”模式构建服务消费生态圈。随着政策效应逐步释放,服务消费有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