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元遭遇50年来最大年中跌幅:关税政策反噬效应显现,全球资本悄然离席時間:2025-08-21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美元正经历半个世纪以来最为显著的年中贬值。2025年上半年,美元指数从历史高位109一路下滑至98附近,累计跌幅接近10%,创下自1973年该指数发布以来最大的年中跌幅纪录。 关税“胜利”背后的货币代价 尽管美国政府通过持续对全球多国挥舞关税大棒,将其平均有效关税税率推升至18.6%,创下193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并在2025年前7个月斩获超过1500亿美元的关税收入,但这份“胜利”并未转化为美元的强势表现。相反,关税政策引发的全球贸易摩擦和市场恐慌,成为压垮美元信心的关键因素。 国际资本“用脚投票” 美元的持续走弱,直接反映了国际投资者对美元资产吸引力的重新评估。年中一项由全球市场研究咨询公司CoreData发起的调查显示,管理着近5万亿美元资产的机构顾问中,有近半数表示正在削减对美元资产的长期配置。美国财政部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2025年上半年,美国的资本净流入比去年下半年锐减近20%,个别月份甚至出现净流出。 美股与美元罕见“双杀” 更为罕见的是,美元与美股在2025年出现了同步大幅下挫的局面。据统计,自1973年以来,美元与美股在三个月内同步下跌超过7%的情况仅发生过寥寥数次,而2025年便是其中之一。4月3日,美国政府宣布对全球加征所谓“对等”关税后,美元指数单日暴跌1.6%,创下2022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与此同时,美股三大指数亦集体重挫,跌幅高达6%,为五年来之最。 美债收益率曲线频繁倒挂 作为全球投资者传统避险资产的美国国债,其收益率曲线在2025年频繁出现倒挂现象,10年期与3个月期国债利差倒挂次数已多达12次。这一被视为经济衰退前兆的信号,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担忧,削弱了美元的避险属性。 政策不确定性的恶性循环 美国经济研究机构Econofact指出,21世纪以来,全球政策不确定性曾10次显著影响美元走势,其中8次推动美元走强,仅有2次导致美元走弱,分别是2017年特朗普政府上台初期,以及2025年的当下。政策的不确定性,叠加制造业PMI指数跌至48的荣枯线下方,表明美国制造业整体处于收缩状态,进一步动摇了市场对美元的信心。 未来展望:冲突下的持续动荡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政府试图通过关税手段强行推动制造业回流,却与维护美元全球储备货币地位的目标形成了难以调和的结构性冲突。若这一冲突持续,美元与美股“双输”的局面或将进一步加剧,全球资本流动的再平衡也将持续冲击现有的国际金融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