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搭台、农货唱戏 —— 内地农产品“组团”闯国际市场時間:2025-08-19 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记者 梁灿灿)香港消息:第二届“助力内地优质农产品开拓国际市场交流合作对接会”近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闭幕。短短一天的展会,现场采购意向金额突破7亿港元,3场供销协议当场落笔,涵盖葡萄酒、米线、冷冻水产、菌类等20多个品类。香港再次以“超级联系人”的速度,为内地农产品打开一条通往全球餐桌的“快车道”。 “三趟快车”升级版:从保供港到卖全球 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经济部副部长兼贸易处负责人周强在开幕致辞中回顾,自上世纪60年代“三趟快车”开行以来,内地鲜活农产品供港不仅是商贸往来,更是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今天,我们要把这条生命线升级为国际线。”周强提出,下一步将探索“前店后厂”“内地生产+香港增值”合作模式,既保障香港民生,又助力内地农业升级。 精准对接:100人参会,7亿港元意向订单 展会特设交流对接区与产品展示区。 内蒙古的草原牛羊肉首次以“碳标签”形式亮相,吸引香港连锁超市百佳现场抛出3000吨采购意向; 贵州赤水的金钗石斛拿到香港药房品牌“余仁生”首批500万元订单; 广东高要预制菜产业园与香港电商HKTVmall签订共建共享工厂协议,预计年内出口酸菜鱼2000吨。 香港贸易发展局助理总裁梁国浩透露,参会的本地采购商与渠道商超80家,“香港仓+海外仓”组合方案可将内地农产品出海物流成本降低15%—20%。 地理标志“国家队”组团出海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成为全场焦点。
新会陈皮“世酒中菜牌”把富硒科技与奢侈品运营结合,现场签下法国波尔多酒商联合开发陈皮干邑,溢价预计超200%;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与香港最大酒品进口商屈臣氏酒窖达成3年独家代理协议; 五常大米首次启用区块链溯源码,扫一扫即可查看田间到餐桌全链路温度、湿度数据。 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主任彭廷军表示,未来将以香港为“样板间”,打造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全球展示窗,持续输出“中国品质”金字招牌。 “香港跳板”效应初显 香港特区政府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透露,今年1—7月,经香港转口的内地农产品货值同比增18%,其中预制菜、菌类、冷冻水产增速最快。“香港拥有国际认证、金融、法律、物流等全套服务体系,可帮助内地企业用最短时间、最低成本完成从‘田间地头’到‘全球货架’的跨越。” 据悉,下一步,主办方将组织国家农业展团参加10月香港国际美食博览,并同步启动“内地优质农产品海外行”,首站走进中东迪拜,继续用好香港“桥头堡”功能,让更多中国农产品走向世界餐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