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宣!“鼠标手”认定工伤通道今起开启,打工人速领福利時間:2025-08-01 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记者 王红)北京消息:2025年8月1日零点开始,上班族的“老毛病”有了新身份——腕管综合征(俗称“鼠标手”)正式写进《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这意味着,因高强度点击、重复性腕部操作而确诊的员工,可依法认定为工伤并享受相应待遇。
目录扩容:135种“法定病”首次出现肌肉骨骼门类
新版目录职业病总数由132种增至135种,新增“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和“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两大类别。其中,腕管综合征被归入前者,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则首次被纳入后者,且限定于参与突发事件处置的人民警察、医疗卫生人员、消防救援等应急救援人员。
“鼠标手”≠ 电脑族全员可报工伤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官方对“鼠标手”的认定范围仍设“职业门槛”:仅针对制造业中长时间进行腕部重复作业或高强度用力作业的一线工人;行政、金融、互联网等行业的“键盘侠”暂未列入。 国家卫健委职业健康司解释,此举旨在优先保护劳动密集型岗位,后续将根据监测数据动态评估是否扩大范围。
从确诊到拿待遇,流程怎么走?
1. 诊断:员工须到省级以上卫健部门指定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取得“腕管综合征”诊断证明。 2. 申请:用人单位应在30日内向参保地社保部门提出工伤认定;逾期不办的,职工本人或工会可在1年内直接申请。 3. 待遇:认定为工伤后,医疗费、康复费、停工留薪期工资等均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达到伤残等级的,还可领取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配套措施同步落地
按照四部门要求,2025年底前,每个省份至少要有两家医疗机构具备新增职业病的检查、诊断及康复服务能力。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地已率先公布首批定点医院名单,并开辟“职业病门诊绿色通道”。
专家提醒:早筛查、早干预仍是关键
“能被认定工伤不是护身符,企业和员工都应前移预防关口。”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手外科主任田文指出,连续作业1小时应强制休息5分钟,配合腕关节伸展和握力训练,可显著降低发病率。
据悉,从“腰酸背痛”到“心灵创伤”,中国职业病目录68年来历经4次扩容。此次“鼠标手”入列,被认为是数字经济时代职业健康保护的一次“升级补丁”。下一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人群的肌肉骨骼损伤是否会被纳入,将成为观察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