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 产品
  • 视频
搜索
首页 >> 河南 >>新闻 >> 河南叶县首届中医药文化夜市圆满落幕
詳細內容

河南叶县首届中医药文化夜市圆满落幕

時間:2025-07-29     作者:马文忠 杨红超 王新晓 杨扬【原創】   閱讀

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记者  马文忠  杨红超  通讯员  王新晓  杨扬)河南消息:华灯初上,药香袅袅。2025年7月25日晚,叶县人口文化广场热闹非凡——由该县卫生健康委主办、叶县中医院承办的一场集“义诊、体验、互动、品鉴”于一体的中医药文化夜市温情启幕。知名中医专家现场诊疗、沉浸式中医特色技术体验、清甜回甘的药茶品鉴、趣味十足的文创互动……让广大居民在中医烟火气中零距离感受中医药的独特魅力。


微信图片_20250728185808.jpg



名医义诊---家门口的“健康加油站”。夜市最热闹的当属义诊区,据悉,该县中医院组织省、市、县及中医药协会20余名中医专家团队坐阵,通过望闻问切,为大家提供免费问诊、体质辨识服务,重点针对老年人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等慢性病,制定个性化调理方案。


“医生,我这老腰最近总疼,您帮看看?”“孩子总爱感冒,中医有啥调理法子?”面对现场居民的提问,专家们耐心解答,现场分享健康知识,提供科学的养生指导,现场出具义诊中草药处方、中医体质辨识健康处方近千张。



微信图片_20250728185828.jpg


微信图片_20250728185844.jpg


微信图片_20250728185801.jpg


微信图片_20250728185837.jpg



中医特色技术体验---解锁中医“黑科技”与“老智慧”。“这个艾灸贴贴上暖暖的,膝盖瞬间舒服多了!”适宜技术体验区里,刮痧、耳穴贴压、耳尖放血、拔罐、小儿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专业医护人员现场操作,让群众亲身体验中医非药物疗法的神奇疗效,缓解身体不适的同时,了解中医 “治未病” 和健康养生保健方法,为300余热衷群众提供中医适宜技术特色服务。


步入茶饮区,薄荷饮、枸杞菊花茶、陈皮茯苓茶等免费供应,清甜口感搭配“清热”“祛湿”“明目”的功效解说,大家亲身体验后,纷纷感叹中医药“简、便、效、廉”的神奇功效。



微信图片_20250728185817.jpg


微信图片_20250728185752.jpg


微信图片_20250728185650.jpg



文创互动区更是人气爆棚:大人孩子围坐一起,在专业老师指导下亲手制作艾条、缝制香囊、捶打艾草锤,感受传统技艺的乐趣;“投壶识中药”游戏前,大家通过投掷箭矢赢取药材卡片,在欢笑中记住了黄芪、当归的模样;广场大屏下,医师带领众人跟练八段锦,一招一式间舒展身心,成为夜市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据统计,活动现场制作及赠送中医药相关产品:中药香囊800个、艾草锤300个、艾绒艾条200个,让中医药文化走进千家万户,厚植中医药文化土壤。



微信图片_20250728185659.jpg


微信图片_20250728185717.jpg


微信图片_20250728185639.jpg


微信图片_20250728185725.jpg



成果展示---中医药经济繁荣“成绩单”。夜市一角的展示区,整齐陈列着各类中医产品、茶饮成品及中草药标本展示,琳琅满目的药材展示,让孩子们亲手触摸辛夷、人参等标本,让千年本草智慧以可尝、可闻、可触的方式融入市井烟火。


“既能看病咨询,又能动手玩,还能学养生,这样的夜市太有意义了!”带着孩子制作香囊的居民王女士点赞道。活动开展,拉动了中医药产品消费及经济繁荣。



微信图片_20250728185744.jpg


微信图片_20250728185733.jpg


微信图片_20250728185709.jpg



当草药香渗入烟火气,千年岐黄之术正以轻盈姿态,让中医药文化在夏夜清风中润物无声。中医药文化夜市是县中医院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创新尝试,将传统中医药文化与现代夜间生活相结合,促进中医药产业与夜间经济融合发展。


“本次活动,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医院共组织120名医务人员积极参与,设置多个功能区,将中医药特色服务与互动体验相结合,让居民近距离感受中医药的独特价值,进一步增强居民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提升基层健康服务水平。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创新服务形式,持续举办多种形式中医药市集活动,丰富中医药服务内涵,让中医药文化更加贴近百姓生活、深入人心,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该县中医院党委书记刘丰伟说。



11
更多
免责申明

       免责申明

      1、中国摄影艺术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登记证号码:66005208-000-04-22-0   中国摄影家国际联合会登记证号码:66005208-002-04-22-2   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登记证号码:66005208-001-04-22-1 

       2、本站是由中国摄影艺术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摄影家国际联合会 、 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主办 。本站所刊登信息,不代表中国摄影家国际联合会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勿经书面授权,本站所刊登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法律依据,确切内容以正式文件及实际业务为准2022 中国摄影家国际联合会官方 版权所有。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 邮箱:zgsyxwtxs@163.com),以便及时删除。

网站发布文章管理及规定




城市選擇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东:
山西:
陕西:
甘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青海:
西藏自治区:
四川:
河南:
江苏:
安徽:
湖北:
重庆:
贵州:
湖南:
江西:
上海:
浙江:
福建:
云南: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东:
海南:
黑龙江:
吉林:
辽宁省:
内蒙古自治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台湾省:
技術支持: 淘福 | 管理登陸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