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号指引》修订助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激发市场活力時間:2025-05-17 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记者 王红)北京消息:记者最新获悉,2025年5月1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9号——上市公司筹划和实施重大资产重组的监管要求》(以下简称《9号指引》),对部分条文进行了调整,进一步优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监管要求。此次修订旨在激发并购重组市场活力,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修订内容主要包括:一是提高监管包容度,对重组导致的财务状况变化、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适当提高监管包容度,明确交易应有利于上市公司增强持续经营能力、突出主业、增强抗风险能力等;二是落实《公司法》要求,将“股东大会”改为“股东会”,确保规则之间的配套衔接;三是新设重组简易审核程序,明确适用简易审核程序的重组交易无需证券交易所并购重组委审议,中国证监会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注册决定;四是完善锁定期规则,支持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明确被吸并方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其关联人的6个月锁定期,构成收购的执行18个月锁定期;五是鼓励私募基金参与,对私募基金投资期限与重组取得股份的锁定期实施“反向挂钩”,投资期限满48个月的,第三方交易中的锁定期限由12个月缩短为6个月,重组上市中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人以外的股东的锁定期限由24个月缩短为12个月。
《9号指引》的修订对上市公司带来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修订后的指引明确指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应当有利于增强持续经营能力,不会导致财务状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这一调整为上市公司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使其在进行并购重组时能够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新规强调交易应有利于上市公司突出主业、增强抗风险能力。通过合理的并购重组,企业可以聚焦主业、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增强抗风险能力,适应市场变化。特别是在经济不确定性加大的情况下,企业需要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转型升级。
新规完善了锁定期规则,支持上市公司之间的吸收合并。对被吸并方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其控制的关联人设置6个月锁定期,构成收购的执行18个月锁定期。这一调整有助于优化市场资源配置,鼓励企业通过吸收合并实现资源整合。新规对私募基金投资期限与重组取得股份的锁定期实施“反向挂钩”,明确私募基金投资期限满48个月的,第三方交易中的锁定期限由12个月缩短为6个月,重组上市中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人以外的股东的锁定期限由24个月缩短为12个月。这一政策调整将吸引更多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为市场注入更多资金。
新规新设了重组简易审核程序,明确适用简易审核程序的重组交易无需证券交易所并购重组委审议,中国证监会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注册决定。这一简化程序将显著提高并购重组的效率,降低企业的时间成本。据证监会介绍,自“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并购重组市场规模和活跃度大幅提升。今年以来,上市公司筹划资产重组已披露超600单,是去年同期的1.4倍;其中重大资产重组约90单,是去年同期的3.3倍。修订后的《9号指引》将进一步激发并购重组市场活力。
在多措并举活跃并购重组市场的同时,证监会也将通过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推动高质量并购,切实防范忽悠式重组、囤壳炒壳等乱象,严厉打击并购重组过程中存在的内幕交易、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总体来看,《9号指引》的修订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提供了更加灵活和高效的政策环境,有助于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升市场整体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