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 产品
  • 视频
搜索
首页 >> 地方新闻 >>地方新闻 >>文字本地 >> 中式传统插花丨主要类别
詳細內容

中式传统插花丨主要类别

時間:2023-01-26     【原創】

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 湖北讯 (通讯员 王丽 记者 王宇慧)

之前跟大家讲过不少传统中式插花相关的内容,今天我们继续了解传统中式插花相关的知识。这次要跟大家介绍的是,传统中式插花的主要类别~寺庙插花寺院插花是传统中式插花发展初期主要的形式之一,主要是在寺院、道观之类的场合使用。因为古印度以花为美好之物,尤其是莲花,因为与佛教文化息息相关,经常被供于佛前,这个习惯随着佛教一起传入中国。

就艺术风格而言,一般是佛前供花装饰较为宏丽;世俗化的求福插花则比较绚丽活泼,多配佛画、法器如金刚杵、如意、八宝等,花材也多选大朵华美的。佛前供花与求福花以彩、硕、严、妙四字为特点。这是与佛教所宣扬的净土美境相和谐的。彩指光彩照人,硕指花大朵硕,严指花型对称,妙指境界佳妙。佛前供花,多供于大殿,选材多用大朵艳丽之花,花器亦较华美、醒目,花枝多严谨对称。如唐代《陀罗尼经咒绢画》,绘着菩萨像及礼拜之人,还绘有成对摆放的宝瓶,瓶上系丝带,瓶中插满盛开的花朵,四边还有法螺、宝幡等法器相衬。禅思插花( 即禅房花) ,则以空、寂、清、净为特点。空、寂指构图的精简、留空; 清、净指屏去烦冗之色彩、形状,也自与禅思相通,清疏淡雅。花材多选素淡、芳香之花朵枝叶,春芽、秋叶、枯枝、老根等无不可用。而花器则用素净的竹、木、陶、瓷或清漆、古铜等器皿,配以佛珠、贝叶、拂尘等,以传禅境。

道式花,飘逸、秀雅,表现出道家返璞归真、清新自然的境界。在造型上,力求丰硕、饱满,色彩也较淡雅。道式花多用桃果、灵芝、牡丹、松、柏、菊、兰以及珊瑚、寿石等花材; 配件、花器也用较华美的器皿,以求与花材相衬,既有供奉祭仪中的严整,又有平和之韵致,表现出神奇之境。总的说来,佛寺、道观插花,还是以清逸两字总括其艺术风格。

文人插花自古诗文名家、书画家等人都喜插花为饰,他们常以花草树木为伴侣,以花卉树木寄托自己的情感,所抒发的主要是高洁、不屈、傲霜斗寒等情怀。古代文人多精于书画、诗文,娴于构图、线条运用,故文人插花色彩清素,枝条屈曲错落得当,瓣朵疏朗有致,花器高古、质朴,意境含蓄,诗情浓郁,画意盎然,别具风貌。文人插花多用折枝花材,注重线条美,常用花材有松、柏、梅、兰、菊、竹、梧桐、芭蕉、柳、桂、山茶、水仙等;李、橘、梨、白玉兰、马蹄莲等白色花材及苏铁、文竹、棕榈、万年青等较新鲜的花叶亦可; 一般草花如芦、荻之类均可选用; 各种老树怪石、树桩皮枝等,各种藤叶、藤条等无人注意的野草丛花,也无不可用,即如朽株黄叶、残荷菊枝,也自可用,构成种种山水风光、原莽壮景。

所用花器,则多苍朴、素雅,多选暗色、青花或白、釉、影青瓷,或名瓷粗陶、老竹、铜瓶等无不可用,如有雕绘之饰,也宜素洁,过分的彩绘彩饰则决不可用。在传统的文人书房中,有各式用具,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以及笔筒、笔洗、墨盒、水盂、水注等,这些,与砚台一样均可以盛水。也就均可布置插花。所用几架,如《瓶史》中所云,天然木几、藤床或树根、竹根之几架等均可用,不用彩饰几架。配件是选用含有深意的,如笔、墨、书画、棋、琴萧等,各种文具、乐器、书卷、文物玩器、香器等书斋中常见的均可; 还可构成传统的博古清供花。

编辑:王宇慧

最新評論
請先登錄才能進行回復登錄
11
更多
免责申明

       免责申明

      1、中国摄影艺术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登记证号码:66005208-000-04-22-0   中国摄影家国际联合会登记证号码:66005208-002-04-22-2   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登记证号码:66005208-001-04-22-1 

       2、本站是由中国摄影艺术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摄影家国际联合会 、 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主办 。本站所刊登信息,不代表中国摄影家国际联合会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勿经书面授权,本站所刊登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法律依据,确切内容以正式文件及实际业务为准2022 中国摄影家国际联合会官方 版权所有。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 邮箱:zgsyxwtxs@163.com),以便及时删除。

网站发布文章管理及规定




城市選擇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东:
山西:
陕西:
甘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青海:
西藏自治区:
四川:
河南:
江苏:
安徽:
湖北:
重庆:
贵州:
湖南:
江西:
上海:
浙江:
福建:
云南: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东:
海南:
黑龙江:
吉林:
辽宁省:
内蒙古自治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台湾省:
技術支持: 淘福 | 管理登陸
seo seo